“中德数字互信”的困境与突围
2023-06-06 15:22:07
  • 0
  • 0
  • 1
  • 0

中岛

        2023年5月31日下午,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数字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基地、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中经传媒智库、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研究》课题组、互联网实验室联合举办的“中德数字互信”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和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同时连线举行。

        会上,听了专家们的观点发言,感触深刻,对此话题,我也想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实际上,在此之前,中德脱钩就已经成为中德两国、欧洲政界及各大媒体最热的话题。不难看出,在俄乌战争爆发的一年里,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欧洲在丧失了俄罗斯能源依赖的情况下步履艰难,而中国也被美国限制性的无情打压,使得欧洲与中国的贸易开始缩手缩脚,在国家之间合作上出现了立场上的分化。虽然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强国在突破美国的红线限制与摆脱国家文化差异性而高调与中国全方位经贸合作来提振不景气的欧洲经济,但德国却因为绿党的上台而出现中德在贸易合作上的困境,绿党对中国外交的强硬态度一改默克尔时代与中国多边关系的发展立场,并以中德脱钩来达到绿党执政上的强势目的,这也引起了德国相当大一部分企业极力反对。

        我们知道,中德贸易合作的四十年中,中德之间的经济往来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双方贸易额都在不断的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不仅仅是两国国家战略发展的目标,更是两国人民的福祉。哪个市场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总量2%的利益获得?我想也只有中国可以做到。

        以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大众为例,这些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完全超越德国本土的销售数值,仅向中国进口轿车、机械以及零部件每一年就高达千亿美元。从今年春季上海国际车展奔驰、宝马所有高管齐聚上海车展便可以看出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重视的程度。尽管德国绿党高喊与中国脱钩,但中国巨大人口市场的红利诱惑,德国对中国市场的强烈需求是不言而喻的。

        尽管有了这些举世瞩目的贸易合作成绩,但新上台的绿党的绝对性政治生态似乎要压垮数十年来中德经济贸易合作竖起坚实互信基础,牺牲两国人民的利益福祉,来献媚美国,这是非常可怕的举动。

        早在数字化发展初期,德国西门子就率先在中国吃到了一波红利,至今在数字电子上依然成为中德在“数字电子”科技发展合作的主力军,我们不难看出中德之间的贸易往来一直遵循着互信,相互尊重彼此文化习惯的原则,求同存异,协调发展,不违背双方的利益,这也是人类共同发展的目标。

        目前,中德面临数字信任的危机,但同时也面临着更有效的发展契机,尽可能的摆脱政治束缚,取其两国经济发展需求,让竞争成为一种相互信任的格局,避免把问题搞得复杂化。

        中德的经贸发展没有那么复杂,只有共同的未来,突破不利因素的屏障,才会让中德的经贸发展与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的综合下的“数字互信”有一个和谐且长足的推进。

        健康的利益对于任何国家和企业及个人都是有益的,两国应该抛弃不现实的贸易脱钩立场,以国家发展前景为主旨,更切实的以市场经济框架下的信任机制为前提,融入中德这个强大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对称的互信关系,让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获得有效的成果。

        尽管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政治、文化、信仰有理解上的不同,但相互信任却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首要条件。在找共性上推进互信的准则,避免文化与信仰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和经济风险,避免贸易合作的不确定性。

        中德在原则上没有结构性问题,而我们的文明指向和利益需求是共同的。中德应该建立可持续性的沟通机制,突破目前的困境,逐步建立合乎两国情的沟通机制,把问题清单通过坦诚的互动逐一解决。

        不开放我们都损失,不互信我们都无法前行。

        只有把“中德数字互信”做好,才有可能中德经济贸易走的更远,也更踏实。

        建立“中德数字互信”是中德甚至的中欧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基石,没有互信谁都没有未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